網頁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2010.9.7 《天下》民調 綠縣市長滿意度高

《天下》民調 綠縣市長滿意度高

〔本報訊〕搶在年底五都大選前,《天下雜誌》公佈25位縣市長的滿意度調查,其中綠營人士包辦前六名,國民黨包括台北市長郝龍斌、北縣長周錫瑋等,則都進入了「倒數」十二名。

綠執政包辦前6名

 《天下雜誌》「縣市長滿意度調查」出爐,綠色執政攻佔領先集團,第一名是高雄縣長楊秋興,獲得80.29分。(楊秋興日前宣布參選年底大高雄市長時退出民進黨)楊秋興得知自己執政獲肯定,相當興奮,強調這份調查更堅定自己對高雄人民的承諾。第二至六名同樣是綠營人士,分別是宜蘭縣長林聰賢、高雄市長陳菊、屏東縣長曹啟鴻、台南市長許添財、嘉義縣長張花冠。

 其中排名第二的林聰賢獲得75.20分,是新任縣市首長中分數最高的一位。獲評鑑第3名的高雄市長陳菊則表示,感謝市民對市政團隊的肯定,並承諾未來一定會加倍努力。

胡志強從第5名掉到第18名

 泛藍人士排名最高的是參選時與國民黨撕破臉的花蓮縣長傅崐萁。被國民黨視為「執政明星」的苗栗縣長劉政鴻,此次排名掉到第十五名,南投縣長李朝卿、台中市長胡志強、郝龍斌都只獲得60分以下的「不及格」成績,分別是十六名、十八名、二十一名,而周錫瑋更是敬陪末座,拿到第二十五名。

 同樣屬於明星級縣市首長的胡志強,近來為治安問題頭痛不已,排名也從上次天下雜誌評比的第五名慘跌到第十八名,落後十三個名次,他表示自己要虛心檢討,不過台中市在「最想定居的縣市」及「認為自己居住的縣市會更有競爭力嗎」二項都居冠,則讓胡志強為城市感到高興。

 國民黨擠進前十名的,除了傅崑萁,僅有第八名的嘉義市長黃敏惠、第九名的連江縣長楊綏生、第十名的彰化縣長卓伯源。

重大事件衝擊、危機處理不當 國民黨失民心

 《天下雜誌》分析,國民黨之所以失民心,包括台中翁奇楠命案、苗栗大埔事件等凸顯「重大事件衝擊,反映出人民的不安全感」;劉政鴻、胡志強身陷風暴中,卻讓人覺得「危機處理不當」;國民黨領導中心與民距離太遠,容易「錯判民心趨勢」;新任首長「未迅速進入狀況,治理能力才是掌握民心的核心價值」等。

天下雜誌調查縣市長滿意度排名
排名 縣市 行政首長 新(連)任 分數
1 高雄縣 楊秋興 連 80.29
2 宜蘭縣 林聰賢 新 75.20
3 高雄市 陳 菊 連 72.12
4 屏東縣 曹啟鴻 連 71.15
5 台南市 許添財 連 70.83
6 嘉義縣 張花冠 新 68.38
7 花蓮縣 傅崐萁 新 68.07
8 嘉義市 黃敏惠 連 67.46
9 連江縣 楊綏生 新 66.62
10 彰化縣 卓伯源 連 66.00
11 雲林縣 蘇治芬 連 65.75
12 金門縣 李沃士 新 65.22
13 台南縣 蘇煥智 連 64.87
14 澎湖縣 王乾發 連 63.93
15 苗栗縣 劉政鴻 連 62.69
16 南投縣 李朝卿 連 60.33
17 台東縣 黃健庭 新 58.79
18 台中市 胡志強 連 56.27
19 桃園縣 吳志揚 新 55.36
20 新竹市 許明財 新 54.28
21 台北市 郝龍斌 連 52.26
22 新竹縣 邱鏡淳 新 47.74
23 台中縣 黃仲生 連 46.98
24 基隆市 張通榮 連 46.97
25 台北縣 周錫瑋 連 45.09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25縣市幸福城市大調查

2010.9.7 當藍營名嘴遇到藍營弊案(姚人多)

當藍營名嘴遇到藍營弊案(姚人多)

在台灣,每天晚上政論節目選擇的話題都有其政治效果。最近,國民黨主政下的北市政府傳出弊案,這件事情剛好可以讓國人來檢視政黨輪替後的政媒文化。
我的論點很簡單,如果藍營名嘴能用他們過去對待民進黨的方式來嚴格檢驗郝市府,那台灣政治與媒體必然能往前跨出一大步。不過,很可惜,我們錯過這個機會。事實上,若把幾年前他們監督扁案的言論拿來比對,我們會發現幾個有趣的觀察點。
首先,討論的重點不在弊案細節,而是危機處裡的能力,彷彿對他們來說,郝龍斌在政治上的危機之重要性遠高過於弊案本身。其次,邱毅好沉默,以往揭發扁家弊案時,他口沫橫飛,幾乎所有細節都知道。不過,面對郝市府的問題,他卻完全無料可爆。有幾位觀眾不習慣他的沉默,打電話到節目中要求邱毅以同一標準徹查國民黨的弊案,只見他面有菜色,沉默不語。
防弊機制完全停擺
第三、他們討論郝市府弊案時的現場氣氛十分凝重,相較幾年前,討論扁家弊案時的群情激憤,形成有趣的對比。第四、數年前泰勞暴動發生之後,這些名嘴一連數年,前仆後繼,樂此不疲,但郝市府的弊案他們則興趣缺缺,敷衍兩天便匆匆下檔。第五、大家記憶猶新,當年李濤在揭扁家弊案時曾經說過一句震驚媒體倫理的經典名句:「十個爆料揭弊裡面,一兩個正確就不錯了」,不過,現在同一節目卻出現類似「花風暴,真假都爆,怎樣?」的標語。言下之意是,這批人對友台名嘴的爆料文化感到憤怒。
第六、他們討論扁家弊案時是採用「有罪推定原則」,不過,他們對郝龍斌則是採用符合人權的「無罪推定原則」。第七、以往他們揭弊時常常自詡為追求真相與正義,不過當綠營揭弊時,他們馬上扣上「政治鬥爭」的大帽子。第八、當民進黨發生弊案時,他們是採用「無限上綱」原則,一致假定沒有最上層人士的授權,下面的人不會如此膽大妄為。不過,這一次郝市府的採購弊案發生時,他們卻採取「向下切割」原則,把事情定調成基層公務員的行政疏失,郝龍斌只有管理不當的政治責任。其實,這次新生高架橋採購弊案中,白紙黑字,人贓俱獲,採購程序與單價之不合理已到荒謬的程度,而且整個市政府的防弊機制神乎其技的完全停擺,如果照藍營名嘴過去對待民進黨的標準,郝市府絕對是個「貪腐政權」。
第九,也是最有趣的一點。北市副市長李永萍在這個節目中堅定表示,要大家「愛花博、愛台北、愛台灣」。這種言論如果照他們以往對待民進黨的標準,絕對被扣上「意識形態治國的大帽子」。不過,他們對李永萍的言論卻深深讚賞。
陳水扁終於後繼有人,郝龍斌與花博就這樣跟「愛台灣」連在一起。對此,不少老百姓應有似曾相識、歷史重演、昨是今非、風水輪流轉,台灣換人愛的感慨!
當藍營名嘴遇上藍營弊案,其實是個突破台灣社會藍綠對立的轉機。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們所看到的是這群人集體性的避重就輕、雙重標準,甚至避而不談。對台灣來說,這是很可惜的事。
8月31日,郝龍斌在接受李濤專訪時曾信誓旦旦表示,選舉對他來說已經不重要,他現在只想專心辦好花博。我由衷建議,藍營名嘴不妨去調查一下,8月31日之後郝市長的行程,到底是在拼選舉還是在辦花博?
作者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