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

2009.8.10 尚恩的第三節游泳課

尚恩在培恩的第二個禮拜開始, 而今天是第三節的游泳課.
晚上碰面時,趕緊問尚恩今天游泳課教了什麼內容. 我以前沒上過游泳課, 另要讓尚恩回憶, 所以問了許多事.
尚恩這次肯回答了, 說學了水上漂, 肚子上放浮板, 抱住浮板, 眼睛看上面, 這樣就可以浮起來了.
還有學殭屍跳, 學憋氣等....

2009.8.10 Passive FTP and Active FTP

Passive FTP與Active FTP模式有何不同?
參考來源Active FTP vs. Passive FTP, a Definitive Explanation

簡明扼要的解釋是:
Active FTP: Ftp server會主動用自己的port 20去連線到Ftp client的port N+1
Passive FTP: Ftp server是被動的讓ftp client來連線到data port(非port 20)

2009.8.10 不同OS的Traceroute動作是不同的!

Cisco IOS/Linux 與 Microsoft Windows traceroute的動作是不同的.

簡單是這樣分:
windows -> tracert -> icmp
linux -> traceroute -> udp

仔細分是這樣:
共同的部分是一樣都是讓TTL隨著hop count的增加而遞增, 中間的點(TTL等於0的那一點)都會送icmp time exceeded(type=11 code=0)的 error message 回給送端.
但在實做時:
Cisco IOS and Linux
使用UDP封包. 目的地的udp port一開始是33434(但每多送一次,會遞增), 而source udp是亂數(不過是與0x8000做過OR後的亂數).
在中間的hop(還未到目的地的點),每當TTL到zero時, probe會送icmp time exceeded(type=11 code=0)的 error message 回給送端
一直到目的端時, 目的地端會回送icmp Port Unreachable(icmp type=3 code=3)error message給送端.
Microsoft Windows
此種OS就不是使用UDP封包, 而是用ICMP echo request與TTL. 而目的地端就不是用ICMP unreachable類型的封包回, 而是用ICMP echo reply回.

請參考Cisco Using the traceroute Command on Operating Systems

2009.8.10 家裡的電話及ADSL故障

家裡電話及ADSL從上禮拜四就故障, 也報修了, 而剛好又遇到莫拉克颱風, 所以還沒修好,可以體諒!
於是這次休三天在家, 都無法上網, 幸好也沒有公事是需要上網處理!
希望今天下班後, 已修理完畢!

2009.8.10 老爸問4次,兒子問21次的What is that?

我看影片後, 掉了眼淚..., 因為太感動了!
我的小孩一個七歲(暑假中,正要升小一), 另一個五歲,正在念中班.
大的正是迷惑之年, 常常在問我那是甚麼, 或是甚麼是甚麼.
而我總是非常有耐心,非常和藹可親的解釋
但如果是媽媽問我, 有時連一次的回答都不想回答........

值得深思--有一天我們也會老
影片內容概要:

一個老父親問兒子4次"那是甚麼?",兒子回答4次"麻雀"後大發雷霆。

父親進家裡拿出自己的日記叫兒子念一段:

...幾天前小兒子跟我在公園,

他問了我21次"那是甚麼?",我回答了21次"麻雀",

每一次都是緊抱著他,慈愛的回答我那純真的小孩...」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