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

2010.4.1 台大健保床數 從沒合格過

台大健保床數 從沒合格過
2010-04-01 中國時報 【張翠芬/台北報導】
 健保費率今天調漲,但民眾有感受到更好的醫療品質嗎?督保盟調查,民眾看病最大的「痛苦指數」是「等不到病床」,還要負擔高額病房差價。督保盟直接點名醫界龍頭老大台大醫院「不合格」,健保床比率未達規定的六成五,其他私立醫院多是低空略過五成的合格邊緣。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批評,民眾健保費調漲,醫療品質還是原地踏步,醫院拚命推自費床,健保床卻一床難求,全台醫院靠自費病床「賺很大」,估計一年至少獲利百餘億元。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依健保特約保險病床數規定,公立醫學中心健保床須占總病床數六成五以上,私立醫學中心應達五成以上。但對照健保局九十八年的資料,台大醫院健保床只有五十九.五五%,明顯違規。

 其他醫學中心也都在合格邊緣。前衛生署長詹啟賢曾任職的奇美醫院,侯勝茂任職的新光醫院及以經營見長的長庚醫院,健保床特約率都在五十%最低標準,難怪病人永遠等不到健保病床。

 滕西華說,醫院健保病床特約率若低於規定,可處二萬至十萬元罰鍰,因罰則太輕,許多醫院寧可交罰款也不願意開健保床;只要向病患收取自費病房差額,一張自費床一周收入就抵過罰款,罰款對醫院根本不痛不癢。

 各大醫院病床的自費差額也屢創新高。例如,台大病床最低自費差額從七百元到八千元,新光醫院從二七三七至五○八七元不等,林口長庚平均自付三千五百元,義大醫院從一八○○至五五○○元,單日收費不亞於五星級飯店。

 滕西華說,急診處很多老人奄奄一息等床,一等好幾天,「這個問題一定要克服。」衛生署及健保局應修正相關法規,提高健保病房特約率,公立醫學中心從現行六成五提高到八成五,私立醫學中心由五成提高到七成。違規者應加重罰則,並調降醫院評鑑等級。

 健保局資料顯示,台大醫院從健保開辦迄今,健保床比率從未達規定,而健保局從未開罰台大。健保局醫務管理組組長蔡淑鈴表示,台大醫院是目前唯一健保特約床比率不符規定醫院,台大已提出逐年改善計畫。

 台大醫院昨天傍晚發表聲明,今年底可增設五十床,預計二年內可達到法令規定的健保床比率。

 蔡淑鈴表示,特約管理辦法今年會重新修正,調高健保床比率,健保局也要求醫院在明顯處公告空床數,供民眾就醫參考。

2010.4.1 庶民怨 不開健保床 邱小妹枉死

庶民怨 不開健保床 邱小妹枉死
2010-04-01 中國時報 【張翠芬/特稿】
 八年未調的健保費率,今天正式調漲,民眾最期待的是醫療品質能否提升,就醫「等不到病床」這個庶民的聲音,政府聽到了嗎?

 大醫院一床難求的現象是個老問題,但為何遲遲未上軌道?看病必須透過關係才能「喬」到病床,不應變成常態。否則,找不到關係的市井小民,又該如何自保?

 從健保開辦以來,身為醫界龍頭老大的台大醫院,健保床數未曾符合規定,成為醫界最壞的示範。負責監督的健保局坐視病人找不到病床的困境,又未依法管理處分,也難逃失職之嫌。

 問題是,醫院病床數真的不夠嗎?熟知內情的人士透露,醫院想賺的是自費床,申請蓋醫院時,床數拚命擴充,但許多病床基於成本考量,根本沒有開放。當年邱小妹人球事件正是如此,仁愛醫院明明有六張床,但只開放三張,才讓邱小妹成為醫療人球,不幸送命。

 如果醫院能公開病床資訊,哪需要再靠關係找病床?如果政府能管控好醫院的醫療品質,不管在什麼層級的醫院,都能讓民眾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民眾何必全擠到又貴又難等床的醫學中心?

 為了健保財務平衡,多數民眾願意支持健保費率調漲,但重視庶民的政府也請拿出改革決心,化解大眾的就醫民怨!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