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7年12月16日 星期日

2006.12.16 攻擊拍的識別方式

轉載自攻擊拍的識別方式

http://www.eyny.com/thread-207433-1-2.html

攻擊拍的識別方式

首先羽球球拍的標記規格如下
U表示球拍的重量,
U=100g
2U=90-95g
3U=85-89g
4U=80-84g
G表示球拍握柄的尺寸,(用布尺繞握柄一圈測量圓周長,單位英吋)(1"=2.54cm)
1G=(#5) 3 5/8"
2G=(#4) 3 4/8"
3G=(#3) 3 3/8"
4G=(#2) 3 2/8"
5G=(#1) 3 1/8"

所以
羽球拍上3u4g
代表球拍重量85-89g,握把3 1/4"(3 2/8")

攻擊拍的選擇方式
1.攻擊拍的平衡點:
   加長型球拍(平頭)285mm以上
   一般型球拍(蛋頭)280mm以上
2.中管較硬(回覆時間較短),擊球吃腕力較重
3.拍框結構較強,可承受高磅數

2007年12月10日 星期一

2007.12.10 台灣學生數學好? 師生齊聲:假象

台灣中學生數學評比全球第一,讓教育部很樂,但高中生、數學老師及補教老師卻都說,這只是個「假象」。推動多項國際數學競賽的補教老師何明說,台灣孩子都提早學習,小五、小六就學國中的課程,再加上重複練習、考試,答題技巧也許比其他國家同齡學生好,但因為太早學,進大學後反而彈性疲乏,失去學習動力,優勢不再。
台灣在2006年「學生基礎素養研究計畫」〈PISA〉評比,國三及高一學生數學在57國居冠,教育部認為是因教改有成效,高中生卻不這麼認為。成功高中倪同學及譚同學說,國三及高一學生數學表現好,是「揠苗助長」的結果,「我們花很多時間去背解題的公式,否則考試根本寫不完,這代表我們數學真的好嗎?」
建中數學老師文士豪說,台灣中學生數學評比第一,並不令人意外,這是老師花心思,學生們也配合填鴨的結果,「很多國中小學生移民到國外,都會發現數學變得好簡單。」
但文士豪也說,建中最近一次高三數學段考,加入計算題,並要求學生寫出完整算式,結果全都掛了,平均不及格,「現在學生看不出算式是否合理,只會算答案,啟發性的思考、創造力更不足,成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就像台灣少棒打得那麼好,青少棒就開始學變化球,外國小孩還只會投直球;但我們的成棒、青棒又如何呢?」文士豪說,小時候拚太兇,長大未必是好事。
何明也說,台灣學生提前學習的害處很深,「小學先學國中的課,國中又先學高中的,等到學校正式上到那個單元,學生認為早學過了,根本不好好學,但之前學的可能只是皮毛,並沒有深化學習。」
何明建議,數學學習最重要的就是按部就班,每一個單元都要徹底學通,再往下學。他看過不少小學、國中成績突出的學生,高中就不行了,「就是基本功不夠。」
何明也分析,台灣升學壓力太大,學生在國中高中時累慘了,一上大學突然失去動力,缺乏學習動能,也是讓我國中學生數學優勢在長大後不能保持下去的主因。

國內的大環境,乃在於小孩成績要優先,小孩表現要優先.
而教育環境(或是栽培棒球選手, 或是其他行業方面)內容在栽培小孩方面, 很充實, 然而當小孩長大至高中及大學程度以上後, 我們的教育環境就沒有相對的充實, 也就是沒有內容可以在教導
反觀外國的教育環境, 在底層人員的訓練上是簡單的, 但到上層後

追蹤者